跳到主要内容

085 三論宗

以下閲三論宗諸著述:

一、三論玄義

二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一—一四),卍續藏第七十三册(一七四—一八八)。隋· 沙門吉藏撰。

總序宗要,開爲二門:一、 通序大歸,二、 别釋衆品。初門又二:一破邪,二顯正。

論雖有三,義唯二轍:一曰顯正,二曰破邪。破邪,則下拯沉淪,顯正,則上弘大法;故振領提綱,理唯斯二也。

但邪謬紛綸,難可備序;三論所斥,略辨四宗:一摧外道,二折毘曇,三排成實,四呵大執。

外道不達二空,横存人法;毘曇已得無我,而執法有性;跋摩具辨二空,而照猶未盡;大乘乃言究竟,但封執成迷;自淺至深,四宗階級。

問:外道邪言,可得稱破;餘爲内教,何得亦破?

答:總談破顯,凡有四門:一破不收,二收不破,三亦破亦收,四不破不收。言不會道,破而不收;説必契理,收而不破;學教起迷,亦破亦收——破其能迷之情,收取所惑之教;諸法實相,言忘慮絶,實無可破,亦無可收;泯上三門,歸乎一相。照斯四句,破立皎然。

二、三論遊意義

一卷,九千多字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一一六—一二二),卍續藏第七十三册(一六七—一七三)。隋· 碩法師撰。

略開四重:明經論遊意,明四論大歸,明中觀宗者,明無方問難。

三、大乘四論玄義

内題“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”。十卷,但缺卷一、三、四。卍續藏第七十四册(一—一○三)。唐· 沙門均正撰。

【卷一】 十地義 缺。

【卷二】 明斷伏義:

一、明斷伏—明斷伏、論修行、辨得失。

二、論雜問答——料簡第三、明時節劫數

金剛心義:明大意,釋名,出體,料簡。

【卷三】 缺。

【卷四】 缺。

【卷五】 二諦義:大意,釋名,立名,有無,觀行,相即,體相,絶名(缺文),攝法,同興。(後二缺文)

【卷六】 感應義:大意,釋名,體相,廣料簡。

【卷七】 佛性義:四門同上。

【卷八】 (卷頭有缺) 三論尋經佛性名 四明本始有義 五辨内外有無 六論見不見佛性 七料簡 八會釋。

【卷九】 二智義:大意、釋名,體相,料簡。

【卷十】 三乘義:釋名,體相,料簡,明五乘。

莊嚴義、三位義,皆有釋名、體相,料簡。

四、大乘玄論

五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一五—七七),卍續藏第九十七册(二九七—三六一)。隋· 沙門吉藏撰。

二諦義、八不義、佛性義、一乘義、涅槃義、二智義、教迹義、論迹義。

五、二諦義

三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七八—一一五),卍續藏第九十七册(二四七—二八六)。隋· 沙門吉藏撰。

叡師中論序云:百論治外以閑邪,斯文祛内以流滯,大智釋論之淵博,十二門觀之精詣。尋斯四論者,真若日月在懷,無不朗然鑑徹矣!若通此四論,則佛法可明也。

師云:此四論,雖復名部不同,統其大歸,並爲申乎二諦,顯不二之道。若了於二諦,四論則焕然可領;若於二諦不了,四論則便不明;爲是因緣,須識二諦。若解二諦,非但四論可明,亦衆經皆了。何以知然?故論云:“諸佛常依二諦説法”。既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説法,故衆經莫出二諦;衆經既不出二諦,二諦若明,故衆經皆了也。

然,四論皆有二諦之言,今且依中論文以辨之。

七門分别:明二諦大意,釋二諦名,明二諦相即義,明二諦體,明二諦絶名,明二諦攝法義,明二諦同異義。

——大乘玄論第一、明二諦義,有十重:標文意,釋名,立名,有無,二諦體,中道,相即,攝法,辨教,同異。宜對照研習。

六、大乘三論略章

一卷。卍續藏第九十七册(二八七—二九六)。摘録吉藏大師導義之要。

二諦義、二智義、般若義、真應義、涅槃義、佛性義、二河義、二種次第義、正像義、金剛三昧義、生法二空義、涅槃義、常無常二鳥義、半滿義、佛性義。

——此書係摘録嘉祥大師諸章疏義者,而摘録者不詳。

七、鳩摩羅什法師大義(大乘大義章)

三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一二二—一四三),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一—二三)。

廬山慧遠大師問,鳩摩羅什法師答。義有十八:

【上卷】 有六事:問答真法身,問答法身,問答法身像類,問答法身壽量,問答三十二相,問答受決。

【中卷】 有七事:問答身感應,問答身盡本,問答造色法,問答羅漢受決,問答觀佛三昧,問答四相,問答如、法性、真際。

【下卷】 有五事:問答實法有,問答分破空,問答後議追憶前議,問答遍學,問答經壽。

八、寶藏論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一四三—一五○)。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二三—三○)。姚秦· 長安沙門釋僧肇著。

廣照空有品第一

空可空,非真空;色可色,非真色。真色無形,真空無名。無名名之父,無色色之母;爲萬物之根源,作天地之太祖。……

離微體浄品第二

其入離,其出微;知入離外,塵無所依;知出微内,心無所爲;内心無所爲,諸見不能移;外塵無所依,萬有不能覊;萬有不能覊,想慮不乘馳;諸見不能移,寂滅不思議;可謂本浄體自離微也。據入故名離,約用故名微;混而爲一,無離無微。體離不可染,無染故無浄;體微不可有,無有故無依;是以用而非有,寂而非無;非無故非斷,非有故非常。……

本際玄虚品第三

夫本際者,即一切衆生無碍涅槃之性也。何謂忽有如是妄心,及以種種顛倒者。但爲一念迷也。又此念者,從一而起;又此一者,從不思議起;不思議者,即無所起。故經云:道始生一,一爲無爲;一生二,二爲妄心……

九、肇 論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一五○—一六一),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三○—四二)。姚秦· 長安釋僧肇作。

晉慧達序、宗本義、物不遷論第一、不真空論第二、般若無知論第三、附劉遺民問答書、涅槃無名論第四、奏秦王表、九折十演。

九折十演:開宗第一、覈體第二、位體第三、徵出第四、超境第五、搜玄第六、妙存第七、難差第八、辯差第九、責異第十、會異十一、詰漸十二、明漸十三、譏動十四、動寂十五、窮源十六、通古十七、考得十八、玄得十九。

註疏十一種

一【 肇論疏(肇論吴中集解)】

原三卷,下卷佚失,僅存上中二卷。卍續藏第一五○册(四一三—四四四)。晉· 惠達法師撰。

【卷上】 涅槃無名論義記(首缺一頁)

【卷中】 般若無知論義私記 物不遷論

——下卷釋不真空論,缺。

二【 肇論疏】

三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一六一—二○○),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四二—八六)。唐· 釋元康撰。

三【肇論疏科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八七—九四)。宋· 沙門遵式排定。

四【夾科肇論序注】

一卷。卍續藏同上(九五—九九)。宋· 泐潭禪師曉月注。釋沙門慧達著肇論序。

五【注肇論疏】

六卷。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九九—一八三)。宋· 沙門遵式述。

疏序:古今解釋,註疏頗多;取意求文,各隨所見;推宗定教,曾無一家;遂令學者迷文,宗途失旨!遵式幼從師授,虚己求宗;後因習學華嚴大經,常覩清涼判釋,盡開五教,取法古師,權實之旨有歸;行解之門可向。常恨此論人亡則難,能使深宗固多亂轍。今則精研覃思,三復竭愚;但愧流通之心,輒伸鄙作耳。

將釋此論,略開四門:教起因緣,藏教所攝,宗趣總别,隨文釋義。

六【 肇論新疏】

三卷。大藏第四十五册(二○一—二四三),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一八四—二三三)。元· 沙門文才述。

七【肇論新疏游刃】

三卷。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二三四—二八八)。元· 沙門文才,釋自製新疏。

八【肇論略疏】

六卷。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二八九—三二七)。明· 憨山德清大師述。

比因佛法西來甚少,大義未暢,時人多尚老莊虚無之談,而沙門釋子,亦相尚之,多宗虚無以談佛義,各立爲宗,如:晉道恒,述無心論;東晉道林,作即色遊玄論;晉竺法汰,作本無論;皆墮相言無,都墮斷滅。公愍大道未明,故造此四論,以破邪執,斯立言之本意也。後跋:憨山大師,已探此論之奥,而識其微。因見言路縱横 ,學人首鼠兩端,莫之趨向。即搦管作疏,弄丸其間,析諸家之難,而闡其幽旨,名曰略注。古今開闢,本末貫通;借曰千途異唱,會歸同致矣。(華山慧浸跋)

九【物不遷正量論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九十七册(三六五—三七八)。明· 五臺山獅子窟沙門鎮澄著。

謂物不遷論“宗似而因非,有宗而無因”云云。

一○ 【物不遷正量證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九十七册(三六二—三六四)。明· 慧日永明寺道衡述。

出“物不遷正量”,辯澄師之謬誤。後有無似道人跋。

一一 【物不遷論辯解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九十七册(三七九—三八五)。明· 檇李沙門真界解。

蓮池大師跋:余抱病岩阿,偃臥北窗下,幻居界師,從雙徑來,持所解物不遷論示余,徵言以跋;乃擁衲起,命童子讀而聽焉。其大要:主之以諸法寂滅,而復量以三支,融以中道第一義諦。蓋不執論主之詞,而自出其言外之意,意切至而詞彰明矣。

達觀大師跋:予聞入無生者,方知刹那,故五十較計經:有菩薩白佛曰:我罪滅,如何不見罪滅之相?佛曰:汝曹,心能轉生否?對曰:我心若不轉生,則不能與如來共語。佛曰:汝曹心轉生時,見心初生之相否?對曰:不知。佛曰:汝曹既不知心生初相,豈罪滅相汝曹獨知之乎?即此以觀:心轉不轉,生相滅相,皆不越一刹那耳。而物非物,遷不遷,又豈能越之哉!予以是知:駁不遷、辯不遷者,刹那未知,無生尚遥;而駁駁辯辯,得非掉棒打月乎哉?則予也不免多口之咎!

一○ 大乘義章

二十卷。(大藏作二十六卷者,以卷三、五、八、一六、一七、二○之六卷各分本末二卷,故爲二十六耳。)

大藏第四十四册(四六五—八七五),卍續藏第九十六册(三二八—五○七),九十七册(一—二四七)。隋· 慧遠法師撰。

義有五聚:教法聚、義法聚、染法聚、浄法聚、雜法聚。

【卷一】

一、 教法聚 三門。

衆經教迹義、三藏義、十二部經義。

二、 義法聚 二十六門。

㈠ 佛性義、㈡ 假名義、㈢ 入不二門義、㈣ 二諦義、㈤ 二無我義、㈥ 如法性實際義。

【卷二】

㈦ 三解脱門義、㈧ 三有爲義、㈨ 三無爲義、一○ 四空義、一一 四優檀那義、一二 四悉檀義、一三 四真實義。

【卷三】 本

一四 四諦義、一五 四緣義、一六 五果義、一七 六因義、一八 四空義、一九 五法三自性義、二○ 六種相門義。

【卷三】 末

二一 八識義

【卷四】

二二 十因義、二三 十一空義、二四 十二因緣義、二五 十八空義、二六 二十二根義。

【卷五】 本

三、 染法聚 六十門

1.煩惱義 三十門

㈠ 二障義、㈡ 三障義、㈢ 三根三道三毒煩惱義、㈣ 三使義、㈤ 三漏義、㈥ 四縛四流四扼義、㈦ 四取義、㈧ 四種身結義、㈨ 五住義、 一○ 五蓋義。

【卷五】 末

一一五下分結義、一二 五上分結義、一三 五慳義、一四 五心義、一五 五心縛義、一六 六垢義、一七 七漏義、一八 七使義、一九 八慢義、二○ 八種惡覺義、二一 八妄想義、二二 八倒義、二三 九結義。

【卷六】

二四 十使義、二五 十纒義、二六 十障義、二七 十四難義、二八 十六神我義、二九 六十二見義、三○ 八萬四千煩惱義。

【卷七】

2.諸業義 十六門。

㈠ 身等三業義、㈡ 三性業義、㈢ 三受報業義、㈣ 三界繫業義、㈤ 三時報業義、㈥ 四穢業義、㈦ 黑白四業義、㈧ 五逆義、㈨ 六業義、一○ 七不善律儀義、一一 八種語義、一二 九業義、一三 十不善業義、一四 十四垢業義、一五 十六惡律儀義、一六 飲酒三十五失義。

【卷八】 本

3.苦報義 十四門

㈠ 二種生死義、㈡ 四生義、㈢ 四有義、㈣ 四識住義、㈤ 四食義、㈥ 五陰義。

【卷八】 末

㈦ 六道義、㈧ 七住義、㈨ 七難義、一○ 九衆生居義、一一 十二入義、一二 十八界義、一三 二十五有義、一四 四十居止義。

【卷九】

四、 浄法聚 一百三十一門。

1.因法 一百十三門。

㈠ 發菩提心義、㈡ 向義、㈢ 金剛三昧義、㈣ 斷結義、㈤ 滅盡定義、㈥ 一乘義、㈦ 二種莊嚴義、㈧ 二種種性義、㈨ 證教二行義。

【卷十】

一○ 三皈義、一一 三學義、一二 三聚戒義、一三 三種律儀義、一四 止觀捨義、一五 三慧義、一六 三種般若義、一七 三智義、一八 三量智義、一九 同相三道義、二○ 别相三道義、二一 三種住義。

【卷十一】

二二 煖等四心義、二三 人四依義、二四 法四依義、二五 四聖種義、二六 四親近行義、二七 轉業四行義、二八 四修定義、二九 四堅義、三○ 四種道義、三一 四種善法義、三二 四種味義、三三 四德處義、三四 四種求知義、三五 四陀羅尼義、三六 四無量義、三七 四無碍義、三八 菩薩四無畏義、三九 四攝義。

【卷十二】

四○ 五願義、四一 五戒義、四二 五品十善義、四三 五停心義、四四 五聖支定義、四五 五聖智三昧義、四六 五智義、四七 五忍義、四八 五種菩提義、四九 五種方便義、五○ 五種善法義、五一 五行義、五二 五生義、五三 五無量義、五四 五德擧罪義、五五 五種教誡義、五六 六波羅密義、五七 六念義、五八 六種決定義、五九 六妙行義、六○ 六種善法義、六一 六和敬義、六二 六修定義、六三 六三昧義、六四 六攝義、六五 七善律儀義、六六 七浄義、六七 七財義、六八 七種大乘義、六九 大地義、七○ 八戒齋義。

【卷十三】

七一 八禪定義、七二 八解脱義、七三 八勝處義、七四 八行觀義、七五 八大人覺義、七六 八法攝摩訶衍義、七七 九次第定義、七八 九想觀義、七九 九斷智義。

【卷十四】

八○ 十想義、八一 十一切入義、八二 十聖處義、八三 十種慰喻義、八四 十願義、八五 十種供養義、八六 十無盡藏義、八七 信等十行義、八八 十明義、八九 十忍義、九○ 十無生忍義、九一 十住義、九二 十行義、九三 十向義、九四 十地義、九五 十功德義、九六 見性十法義、九七 涅槃十因義、九八 菩薩十力義、九九 菩薩十無畏義、一○○ 三乘共地義。

【卷十五】

一○一 十智義、一○二 十一智義、一○三 十一浄義、一○四 十二頭陀義、一○五 十二巧方便義、一○六 十三住義、一○七 離十四垢業義、一○八 離隱六方離四惡友攝四禪友義、一○九 十四化心義。

【卷十六】 本

一一○ 十六特勝義、一一一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、一一二 二十種法師德義。

【卷十六】 末

一一三 三十七道品義。

【卷十七】 本末

賢聖義。

【卷十八】

2.果法 十八門

㈠ 涅槃義、㈡ 無上菩提義。

【卷十九】

㈢ 浄土義、㈣ 三佛義、㈤ 三智義、㈥ 三不護義、㈦ 三念處義、㈧ 四一切種浄義、㈨ 二智義、一○ 四智義、一一 四無畏義。

【卷二十】 本

一二 五分法身義、一三 五眼義、一四 六通義。

【卷二十】 末

一五 十號義、一六 十力義、一七 十八不共法義、一八 百四十不共法義。